1930年出生的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爷爷,已经88岁了。从建国到现在,可以说袁隆平爷爷见证了整个中国的发展,也是推动整个中国进步的中坚力量。是他让中国的水稻产量由最初的亩产百十多公斤,一跃成为现在稳定亩产600多公斤左右。而正是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,才让中国仅用世界7%的耕地面积,就养活了世界上22%的人口。不仅如此,袁隆平团队最新的超级杂交水稻“湘两优900(超优千号)”更是创新世界纪录达到平均亩产1149.02公斤之多。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平均亩产量,理论产量甚至能达到1357.4公斤!
可以说杂交水稻的普及,让中国人能顿顿吃上饱饭,但是,现代农业由于还是粗放型管理,农药和化肥的无限制不科学使用,环境污染对土壤的侵蚀以及治理不透明,就造成大米质量的参差不齐。尤其是近些年来,镉大米的泛滥,对转基因大米的恐惧,让人民对大米的食品安全质量都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所以了解一定的大米检测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。
有关大米的国家检测标准,最初是在1986年制定的GB1354-1986《大米》。后来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,粮食供求关系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。自2002年开始国标委就针对大米的检测标准进行从新修订。终于到2009年颁布了完善的GB1354-2009《大米》这部国标,进一步明确大米的质量要求,由此一直沿用至今。
大米质量检测项目主要有色泽、气味、碎米、不完善粒 、杂质总量的最大限量、糠粉最大限量、矿物质最大限量、带壳稗粒最大限量、稻谷粒最大限量、水分、黄粒米、互混检验等指标,需要指出的是, 除了以上常规检测项目外,优质大米质量检测指标还增加了垩白粒率、品尝评分值、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。
既然说到大米质量检测,那就再说一下稻谷的检测知识吧!现在执行的稻谷检测国家标准为GB1350-2009《稻谷》,稻谷质量检测项目主要为色泽、气味、出糙率、整精米率、杂质含量、水分、黄粒米、谷外糙米、互混检验等指标。
无论是大米质量检测还是稻谷检测,除了以上检测项目外,还可以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、重金属检测(铅、镉汞、砷、铬等)以及黄曲霉毒素真菌类的检测,如果需要对转基因水稻检测可以参照GB/T 31730-2015《水稻中转基因成分测定 膜芯片法》来进行测定。
请正确输入您的电话号码
请正确填写号码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