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专题

拜恩检测紧跟时代脉络,关注最前沿的技术发展信息,在增强检测内功的同时,执着探索互联网+检测,期待与中国的生产制造企业共同打造质量强国,携手走进中国自己的工业4.0时代。

首页 >> 热门专题 >> 豆粕检测大揭秘,采购饲料原料看这些指标
豆粕检测大揭秘,采购饲料原料看这些指标_拜恩检测-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

发表时间:2019-06-11   来源:

我们在采购豆粕时,一般都需要对原料进行检测,以此来确定质量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。豆粕的检测指标不是很多,不过,其实我们想要确定豆粕的品质,只需要对颜色、形状、气味、脲素酶活性、粗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溶解度、水分这6项指标检测就可以了。

一、豆粕检测指标之颜色、气味、形状

豆粕的色泽应该是金黄色或者浅褐色,这其中如果是原料是巴西大豆,豆粕应该呈浅褐色,如果原料是美国大豆则一般会呈现金黄色。 采购时,一定要用鼻子闻一下,是否有异臭、异味,看看是否有霉变、虫害、发酵等情况。豆粕的形状一般为粗粉状、颗粒状、碎片状,而且是不规则的。

 

二、豆粕检测指标之脲素酶活性

如果豆粕太生或者太熟,都会影响动物的代谢。其实脲素酶活性只是作为豆粕成熟度的间接指标,而蛋白质溶解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指标。脲素酶的活性与豆粕的利用率没有直接关系,只是间接反映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。由于胰蛋白酶抑制剂难以检测,而脲素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于热敏感的反应相同,脲素酶又相对容易检测到,因此才用它作为间接测定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的指标。

 

三、豆粕检测指标之蛋白质溶解度

当然,脲素酶活性为零时,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豆粕太熟。最重要的是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。蛋白质溶解度超过85%意味着豆粕太生,动物吃了容易引起腹泻,少于65%意味着太熟,豆粕被加热过度了。低于65%就意味着各种赖氨酸的利用率将会大大降低。所以当然豆粕的蛋白质溶解度约为65%时,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赖氨酸来补偿。通常可接受的蛋白质溶解度范围为73%至85%。 

 

四、豆粕检测指标之水分含量

水分指标是都豆粕结块的主要原因,而结块会直接影响豆粕的质量表现。如果它只是由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引起的,那么问题就不大了,但是如果它是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会引起的。那么大家就应该就应该警惕了。加工过程产生的豆粕结块,内外颜色不同,内部颜色会呈白色,主要是因为没有被水蒸气蒸透或没被溶剂浸泡引起的。高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储存期缩短,味道改变,而因为容易导致动物腹泻。 这些都可以通过水分含量检测来确定。此外豆粕的结块也与大豆生长的环境和成熟度有关,如南美豆和阿根廷豆类。当地含水量过高时大豆在生产破碎后不均匀,就会引起挤压和结块。 

所以 这豆粕的这六个指标,就足以代表其质量了。我们才采购饲料原料时,盯着这六个指标就可以啦。除此之外,市场上通常有去皮豆粕和去皮豆粕。众所周知,蛋白质含量是衡量豆粕营养成分的重要检测。而去皮豆粕相比不去皮,蛋白质含量较高。如果每个单位蛋白质的价格相同,建议购买去皮豆粕。因为吃去皮的豆粕,动物会变得更好。

 

 

相关新闻
猜你喜欢

请正确输入您的电话号码

确定

请正确填写号码格式

确定
请耐心等待正在为您拨通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