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洗洗手液属于新冠疫情后才出现的抗疫物资产品,也是消毒产品检测种类之一。区别于传统的水洗洗手液,免洗洗手液的优势在于不受环境的局限,可以不需冲水,随用随喷随干,这样就便于人们在各种作业环境下使用,尤其是核酸检测时,可以方便“大白”的消毒工作。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通常由消毒成分、挥发性溶剂以及一些护肤成分配制而成,主要分为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及不含酒精免洗洗手液两大类。免洗洗手液企业想要上市,或入驻商城,就必须提供检测报告,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免洗洗手液检测的全项指标知识。
一、种类介绍
现市面上含酒精类免洗洗手液最基础的配方一般为酒精加上甘油,外加一些调节香味的香精。其中酒精作为消毒成分,作用于手部起到消毒作用后自动挥发,无需再用水冲洗,满足快干的需求,而甘油保留一定水分在皮肤上,起到润肤保湿作用。
不含酒精类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成分常见为季铵盐类(苯扎溴铵、苯扎氯铵等)、胍类(葡萄糖酸/醋酸氯己定、聚六亚甲基单/双胍等)、过氧化氢及次氯酸类等,都是较为高效广谱的杀菌剂。另外也有植物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如含有芦荟、柑橘、金盏花等植物提取物成分,但抗菌效果通常不如化学成分的免洗洗手液。
二、参考标准介绍
由于跟洗手液有一定区别,所以免洗洗手液检测指标肯定也应该有所不同,遗憾的是,目前免洗洗手液并没有相关权威标准出台,企业也大都是依据自己指制定的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把控。我们想要检测免洗洗手液的具体指标,就需要参考洗手液国标来执行。参考标准如下:
GB19877.1-2005 特种洗手液
GB/T34855-2017 洗手液
QB/T2654-2013 洗手液
除了产品标准,免洗洗手液在检测方法方面,我们可以参考消费品、日化产品、洗涤用品及化妆品安全相关的标准。具体参考标准如下
GB/T 36970 消费品使用说明 洗涤用品标签
QB/T 2738 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
QB/T 2951 洗涤用品检验规则
QB/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
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(2015年版)
消毒技术规范(2002年版)
三、全项检测指标推荐
参考GB/T 34855-2017的里面的规定,再结合免洗洗手液的特点,我们建议其全项检测指标如下
1.感官检测指标:外观、气味、耐热性能、耐寒性能
2.理化检测指标:pH值、乙醇含量(含乙醇类洗手液检测)、挥发性能、甲醛含量
3.微生物安全检测指标:菌落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、耐热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
4.有害物质检测指标:铅含量、汞含量、镉含量、甲醇含量等
5.杀菌抑菌检测指标:抗菌型产品检测杀菌率、抑菌型产品检测抑菌率
在免洗洗手液的全项检测项目中,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四个指标
1.乙醇含量指标:因为有些免洗洗手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乙醇,并且以此来提供杀菌或抑菌功效,所以如果宣传为酒精类免洗洗手液就需要检测该指标,该指标检测要求为≥60%。乙醇含量检测方法可以按照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(2002 年版)中 2.2.1.2.11 规定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
2.挥发性指标:之所以推荐该标准,是因为考虑到免洗洗手液的使用特点就是需要快速挥发,达到免洗效果。挥发性指标检测要求应为≤60s。该指标检测方法可以将试验条件设定在(35±1)℃下,将1mL试样均匀涂抹于洁净的玻璃片上,涂抹完成后,立即启动秒表,记录试样完全挥发的时间。
3.甲醛指标:甲醛指标可参照 GB/T 34855-2017《洗手液》(甲醛含量≤500mg/kg)并结合产品自身特点,对产品的甲醛含量可要求为≤200mg/kg。检测方法按照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2015 年版)中相关规定执行即可。
4.抑菌杀菌指标
由于免洗洗手液挥发时间短,所以必须明确的对抑菌或杀菌效果提出要求,理论上对有特殊指明的抗菌型产品规定杀菌率应为≥90%,抑菌型产品规定抑菌率应为≥50%,测试的样品应均采用原液,作用时间可以为2min。检测方法依据行业标准QB/T 2738-2012《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》来执行。
以上便是免洗洗手液全项检测,需要了解的知识。免洗洗手液一般都小巧便携,可快捷免水洗,也能达到有效杀灭手上残留致病微生物的效果,所以在没有水洗条件的环境里的确是除菌优选。不过,免洗洗手液除污功能有限,想要全面消毒,去除手表污染物或致病菌,还是需要配合水洗型消毒产品才可以。当然,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产品的推动,相信大家在了解了免洗洗手液全项检测项目后,拿到准确数据的检测报告后,可以不断优化,生产出让消费者更受欢迎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