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看工艺流程图,对他而言现在几乎不在话下了,况且这流程图,深入浅出解释得非常详细,也挺简单易懂的。

    看着看着,他越看越震惊,这……这……这仅仅只是新枪的工艺制造流程?

    半晌后,他放下资料,深深呼吸了几口,郑重对朱元璋道:“陛下,这新枪一旦能成功投产,对大明的工业而言,将是一次飞跃式的进步!”

    朱元璋此时有些迷糊,李晗这么说,李敏也这么说,可自己倒是不明白了,一支新枪,说是对战争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他能理解,可为何还能给工业带来巨大的进步?

    “李尚书,你且说说,为何一支新枪给让大明工业带来巨大进步?”

    “陛下,这不仅仅是造一柄新枪的问题,而是涉及到了整个钢铁产业以及炸药产业的变革啊!”

    李敏忍不住站了起来,手舞足蹈的,神情显得异常激动。

    “奇人在流程图中说到,新枪的枪管,必须采用全新的无缝钢管,这其中,还有无缝钢管的锻造技艺,以及新型的锻造机械的制造。

    而新型的钢铁材料,用处不仅仅局限于造枪,还有造船,以及其他各行各业,都可应用到。”

    李敏如获至宝般继续激动的说道:“不光是钢铁技术,还有新型炸药的制造,陛下,您说这些东西一旦实现,那对大明将产生多大的影响?”

    朱元璋也被震撼到了,此时他才明白,为何老李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了。

    但如果实现的话,大明的国力,又将上升到何种境界?

    无法估量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时在工业司军器局的靶场内,刘三悟从水盆中拿出一颗被浸泡的子弹,仔细观察着。

    子弹受潮无法击发的消息,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,对于这个问题,刘三悟已经冥思苦想了好几天了,但就是没有好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在日本使团走了后,朱元璋要升他的官,但被他拒绝了,他的心思全在枪上,只想好好造枪。

    朱元璋为此大大表彰了他一番,还赏了他十两金,以作嘉奖。

    虽然造弹壳的油纸有一定的防水功效,不过长久在潮湿的环境中,依然不能好好保护弹体。

    在大漠中还好,那里常年干燥,对子弹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,不过在大海上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眼前的子弹,底火和发射药已被浸湿,已经不能击发了。

    那么该用什么方法,来防止子弹受潮呢?

    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,也没想到合适的办法,就在苦恼之时,突然宫中来了太监,宣他立刻前往皇宫面见陛下。

    陛下要见自己?

    刘三悟有些吃惊,不过还是立刻动身前往皇宫。